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陈彪
各位代表:
受市政府委托,我向大会作关于深圳市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9年计划(草案)的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态势
2008年以来,世界经济形势急剧变化,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不断扩散和蔓延,全球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加深。同时,国家不断调整和完善宏观调控政策,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复杂多变,发展形势十分严峻。面对国际国内诸多不确定因素,市委、市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项战略部署,未雨绸缪,积极主动应对,克服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促进改革发展新跨越,坚持面向世界加快推进国际化,面向全国以服务创造发展新空间,大力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较好地实现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执行情况良好。
(一)2008年主要指标执行情况
——本市生产总值7806.5亿元,增长12.1%,完成年度预期目标的100.1%;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527.8亿元,增长12.5%,完成年度预期目标的98.7%;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67.6亿元,增长9.1%,完成年度预期目标的104.9%;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51.8亿元,增长17.6%,完成年度预期目标的104.1%;
——进出口总额2999.7亿美元,增长4.3%,完成年度预期目标的92.0%;其中出口总额1797.4亿美元,增长6.6%,完成年度预期目标的92.7%;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21.6%,高出年度预期目标6.6个百分点;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5.9%,高出年度预期目标1.9个百分点。
(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是科学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出台《关于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的若干意见》,学习追赶世界先进城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每平方公里GDP产出4亿元,比上年同期提高0.52亿元;万元GDP能耗和水耗稳步下降,城市综合竞争力位居国内大中城市首位。出台《关于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若干意见》、《深圳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2008-2015)》等一系列政策,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8700亿元,其中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的比重提高到59%左右;全市发明专利授权量达5404件,增长13.9倍,PCT国际专利申请量2709件,均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出台《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推进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若干意见》,产业结构进一步协调和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上年的0.1:50.1:49.8发展为0.1:48.9:51.0,世纪晶源化合物半导体、日东电工偏光片和比亚迪双模电动车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成投产。出台《关于加快总部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及实施细则等配套政策,金融、物流等高端服务业发展进一步提速。
二是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政府各项调控措施及时有效,强力推进固定资产投资和重大项目建设,成立工业贸易百人调研服务小组,出台促进工业贸易发展的二十八条措施和鼓励外贸出口的有关政策。工业增速逐月回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527.8亿元,增速从年初9.1%提高到12.5%。投资增速迅速提高,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67.6亿元,从一季度下降3%攀升至增长9.1%,其中基建投资增长15.9%,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53.1%提高到56.4%,143个重大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412.9亿元。外贸下滑态势得到初步遏制,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2999.7亿美元,增长4.3%,其中出口总额1797.4亿美元,增长6.6%。
三是经济效益水平明显提升。财政收入稳步增长,全口径财政收入达到2830亿元,向中央上划2029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00.4亿元,增长21.6%,规模仅次于上海和北京。企业效益保持较高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总额增速居全省首位,华为、中兴、创维、迈瑞、大族激光、研祥、航盛电子等一批民族品牌企业的领军作用进一步强化。居民收入增长加快,特区内最低工资标准从上年的850元/月提高到1000元/月,特区外从750元/月提高到900元/月,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29元,增长10%。
四是市场供给能力明显提高。市场消费持续较旺,居民消费结构性升级步伐加快,旅游、文化、体育、通讯、信息等服务消费支出增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51.8亿元,增长17.6%;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5.9%,自4月份起呈逐月回落态势。金融市场保持稳定,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43万亿元,比年初增长12%;贷款余额1.12万亿元,比年初增长11%。能源市场供应平稳,全社会用电量583.8亿千瓦时,增长2.8%;成品油销售321万吨,汽油、柴油商业库存量分别可保障深圳供应11天和7天;供深天然气总量135.6万吨,增长9%。
五是社会民生福利明显改善。社会事业长足进步,义务教育免书杂费全面展开,原村小改造及中小学改扩建进展顺利,24小时街区自助图书馆系统建设有序推进;市眼科医院新院正式投入使用,新建218个社区生育文化中心,市疾控中心、第三人民医院等项目加快推进;全面启动居住证工作,初步建立具有深圳特色的社会工作体系。民生保障切实增强,全市劳务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610.2万人,少儿医保和统筹医疗参保人数达51.7万人,农民工养老、工伤和医疗保险参保数量名列全国大中城市之首;全年实现就业和再就业3.4万人,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3%以内,低于年度预期目标0.69个百分点;全年提供2000余套可租售保障性住房,梅山苑二期、松坪村三期及侨香村等经济适用房建设加快推进;576个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供应量占全市的40%以上。甘肃省“三县一区”地震灾区对口支援工作成效显着。
六是体制机制改革明显推进。行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非行政许可审批和登记项目的清理任务全部完成,市政府37个部门的697项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最终保留348项。出台《深圳市行政机关聘任制公务员管理试行办法》等若干配套文件,深入推进聘任制公务员试点工作。建立全国首个法治政府建设的量化指标体系,有力推进我市法治政府建设进程。社会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出台《关于进一步发展和规范我市社会组织的意见》、《深圳市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改革完善公共服务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加强,修改完善《深圳市社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暂行办法》,深化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投资体制改革,全国首发中小企业短期融资券,积极推进全国第一只创业投资企业债券申报工作。
(三)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市仍处于社会转型、体制转轨、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既面临自身结构调整和经济周期性波动带来的阵痛,又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影响,同时空间资源等瓶颈约束尚未缓解,城市管理、社会建设等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体制性和结构性矛盾、短期和中长期问题、内在和外在的多种因素影响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压力和挑战前所未有。在经济社会运行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一是工业增长放缓。因市场需求下降,企业订单减少,部分主导行业和重点企业增速回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2.5个百分点,增幅为近十年最低水平。二是出口增速大幅回落。受世界经济减速、国内加工贸易政策调整、企业综合营商成本攀升等因素影响,我市外贸出口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17.2个百分点。三是投资增长波动。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各季度累计增速分别为-3.0%、6.9%、6.4%和9.1%。受市场不景气和盈利预期减弱的影响,我市工业投资仅增长3.9%,房地产开发投资负增长4.5%。四是房地产市场交易清淡。商品房价格持续调整,市场观望气氛仍然较浓,全市新建商品房销售量、二手住房交易量显着下降,住宅空置面积比上年同期增加一倍以上。五是安全生产问题突出。“2·27”和“9·20”特大火灾事故,充分暴露了消防安全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深层次问题,交通事故、食品药品安全和自然灾害引发的各种安全隐患问题仍较突出。
二、2009年国内外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一)国际发展趋势
从国际看,金融危机正从局部发展到全球,从发达经济体传导到新兴市场经济体,从虚拟经济扩散到实体经济,波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冲击强度之大超出人们预料。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不仅目前尚未见底,而且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正进一步加深,其严重后果还将进一步显现,今年上半年形势会更加严峻,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增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2008年和2009年世界经济增长将分别下调至2.7%和0.5%。一是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长面临衰退或放缓。IMF预计2008年和2009年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将分别增长1.5%和下降0.3%,其中美国、日本和欧元区经济今年分别下降0.7%、0.2%和0.5%,经济将陷入衰退;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分别增长6.6%和5.0%,经济增速明显放缓。欧盟委员会预测,欧元区今年经济增长0.1%,其中法国、德国增速下降为零,英国、爱尔兰、西班牙等多个欧盟国家将负增长1%至0.2%。二是金融危机将继续升级扩散并冲击实体经济。房地产低迷、信用萎缩和疲弱的国内消费导致美国国内失业率不断攀升,日本的出口、工业和批发零售等增速均出现大幅下滑,欧元区投资、消费和出口均显疲软,经济敏感指数和商业景气指数连续下滑。三是国际贸易增长趋缓和跨国投资规模收缩。IMF预测今年全球贸易增速将从去年的4.6%降至2.1%,发达国家企业运营趋于困难,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抬头,跨国投资将继续下降。四是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得到缓解。原油、有色金属和农产品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纽约原油期货价格最低跌破每桶40美元,预计今年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将进一步释放。
(二)国内发展趋势
从国内看,在国际金融危机扩散、外部环境趋紧的影响下,经济增速下滑已经成为今年经济运行中的主要矛盾,而且可能会越来越突出。增长减速、效益下滑的状况已从沿海向内地、从出口行业向其他行业,从中小企业向大企业蔓延,这种态势可能进一步发展,预计今年可能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一是经济运行增速将进一步放缓。2008年我国GDP增长9.0%,四个季度增速分别为10.6%、10.1%、9.0%、6.8%,呈逐季下降态势;工业、出口、财政收入、金融机构存贷款增速逐月放缓。由于我国经济与全球经济的本轮周期性调整相重叠,内外需求双重萎缩,我国经济增长周期性下调趋势明显。世界银行将我国今年的经济增速预测由9.2%调低至7.5%。二是“保增长”成为今年我国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随着发展环境的急剧变化,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不断调整,财政政策由“稳健”转向“积极”,货币政策由“从紧”转向“适度宽松”,调控目标由“两防”、“一保一控”转向突出“保增长”,出台了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和刺激经济的“四万亿”投资计划。今年国家将进一步采取降息减税、扩大内需、稳定汇率、刺激出口等政策措施,确保国民经济实现平稳较快发展。三是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发展存在不确定性。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国内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国内金融市场风险进一步加大。预计今年国家将继续完善有关配套政策,促进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四是市场物价将持续回落。国内粮食连续5年的丰收以及国际原油和大宗商品价格的回落,使我国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压力得到缓解,预计今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都将保持回落态势。
(三)深圳发展趋势
从深圳发展的严峻形势看,我市经济的外贸依存度高达260%,主要出口市场集中在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受国际金融危机和市场萎缩的冲击更直接、更强烈,经济发展的压力前所未有。一是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转型的压力巨大。我市人均GDP已经突破1.3万美元,每平方公里土地产出突破4亿元,同时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要素成本不断推高,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的任务非常艰巨。二是人民币持续升值对我市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产生影响。自2005年7月人民币汇改至今,人民币兑美元已升值20%以上,同时近期欧元和英磅贬值,导致美国、欧盟等我市主要外贸市场的出口增速明显下滑。人民币持续升值,不但削弱了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导致企业接单能力下降,而且还造成了部分汇兑损失,增加企业经营成本。三是经济保持高位运行的难度加大。受国内外需求萎缩的影响,我市工业和出口增速明显回落,产业长消平衡压力增加。综合营商成本相对较高,导致部分企业整体外迁或将新增产能外迁,经济规模扩张受到一定影响。居民消费潜力有待进一步释放。
从深圳发展的战略机遇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国务院审议通过的《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及省委十届四次全会、市委四届十一次全会进一步为我市破解当前发展困境、增强发展后劲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尽管当前发展环境和发展形势相当严峻,但“危机”也是“机遇”,“挑战”也是“动力”,我市不仅有条件战胜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而且有条件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积极谋划新一轮发展。一是经济基础较好。经过29年的持续快速发展,去年我市生产总值达7807亿元,稳居国内大中城市第四位,为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二是创新能力较强。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以“四个90%”为特征的自主创新体系,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研发能力逐步增强,发明专利和PCT专利申请量均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三是产业结构较优。高新技术、金融、物流和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60%,四大支柱产业体系基本确立,二、三产业协调拉动经济增长。四是龙头企业较多。一批在国内领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领军企业迅速崛起,通讯制造业领域有华为、中兴等,消费电子领域有创维、康佳等,互联网服务领域有腾讯、芒果网等,生物医药领域有迈瑞、信立泰等。五是创业环境较佳。作为典型的移民城市,已形成了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业文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相对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保护和标准化战略有效实施,科技成果产业化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
从深圳经济运行趋势看,综合分析和全面把握影响我市今年经济发展的内外因素,虽然我市经济运行面临着外部需求萎缩和内部结构调整的双重压力,但支撑我市经济增长的基本面没有根本性改变,预计今年我市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一是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在国内外宏观经济趋紧的背景下,国际市场需求下降,有利于促进我市加工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创新型产业培育和发展。世界经济不景气,发达国家的竞争力削弱,将增加对低成本产品的需求,有利于我市出口产品抢占国际市场,有利于优势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和引进国际高端人才。二是投资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将进一步增强。能源、原材料价格回落降低了投资成本和投资风险,企业市场景气和盈利空间的预期将有所增强,投资意愿提高。随着国家为扩大内需推出的四万亿元投资计划逐步落实,我市基础设施、民生保障、生态环保等领域的投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房地产开发、工商业等领域的社会投资有望激活。三是消费维持快速增长的压力将有所加大。由金融危机导致的世界经济下滑增加了对未来经济的悲观预期,使消费者预防性动机增强,调低消费预期或延迟消费。低迷的资本市场导致我市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水平的下降,进一步降低了消费水平,我市消费需求增长面临减速压力。四是对外贸易增速下滑形势依然严峻。随着国际贸易增速趋缓,外需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由于金融危机重灾区的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占我市实际出口总额的55%以上,其经济陷入衰退、消费萎缩将导致对外部需求总量的大幅减少,今年我市出口增速下滑形势依然严峻。
三、2009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一)总体要求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市委四届十一次全会的总体部署,深入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加快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在珠三角新一轮发展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深入实施“一保四抓”,扩大内需外需,加强自主创新,推进产业升级,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深入实施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以法治政府建设带动法治城市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深入推进十项重点工作的突破和十件民生实事的落实,努力提升民生福利水平,为强化深圳国家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地位,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和现代化国际化城市作出新贡献。
(二)基本原则
做好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按照“保增长、扩内需、抓创新、优结构、重民生”的方针,把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一系列战略部署,早动手、早部署、早安排,抓机遇、抓关键、抓重点,既要考虑现状、更要关注趋势,既要注重总量、更要优化结构,既要有清醒的认识、更要有务实的政策措施,既要有效破解当前瓶颈难题、更要着眼谋划长远发展后劲,力求使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内源经济与外源经济相均衡、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协调。重点把握好以下原则:
一是着力科学应对,转变发展方式。准确把握和妥善应对当前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最大限度降低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市经济的冲击和影响,主动和适度调整经济增长预期,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全面确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强力推进节能减排降耗工作,突出抓好人口管理服务和人口素质提升,进一步提高城市发展的资源利用效率和环境承载能力。
二是着力自主创新,增强城市活力。加快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推进发展理念、体制机制、政策体系、产业发展和文化价值的全面创新,加强区域创新合作,着力破解创新瓶颈、优化创新环境、提升创新能力。完善引导和激励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加大政府创新投入力度,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增强社会整体创新的活力和合力。
三是着力危中寻机,优化经济结构。抢抓经济不景气时发达国家对中低端产品消费倾向增强的契机,利用我市出口产品成本较低的优势,积极抢占国际市场;抢抓国家扩大内需的契机,利用我市产业基础较好的优势,全面拓展国内市场。以强力推进固定资产投资为突破口,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杠杆效应,释放社会投资需求;以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为抓手,合理引导消费预期,扩大基本消费和增加大宗消费双管齐下,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的市场结构和需求结构。
四是着力抢占高端,做强现代产业。抢抓新一轮国际产业加速向新兴市场经济体转移的机遇,加快夯实我市高端产业发展平台,提高承接高端产业转移的能力,切实加大重大产业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增强产业发展后劲。强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高端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双轮驱动,促进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推动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五是着力发展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坚持以人为本,加大各种资源投入向公共服务和民生领域倾斜力度,着力解决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和现实利益问题,保障和改善民生,共建共享社会和谐。进一步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建设和谐深圳、效益深圳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让人民群众更加充分地分享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成果。
(三)预期目标
按照综合平衡、又好又快、统筹协调的原则,2009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主要预期目标如下:
——本市生产总值8750亿元,增长10%左右;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955亿元,增长11%;
——进出口总额3150亿美元,增长5%,其中出口总额1887亿美元,增长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59亿元,增长13%左右;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90亿元,增长15%左右;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可比口径增长11%;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3%;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万元GDP水耗下降4%;
——万元GDP能耗下降2.75%;
——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下降2%;
——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下降6%;
——新供应建设用地27平方公里,其中城镇建设用地9平方公里。
(四)本市生产总值测算
从产业增长推动要素分析,第二、第三产业继续协调推动经济增长。预计今年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与上年持平;第二产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贡献份额46%,拉动GDP增长4.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贡献份额54%,拉动GDP增长5.4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比例发展为0.1:48.6:51.3。
从需求增长拉动要素分析,投资需求加速增长,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预计今年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贡献份额40%,拉动GDP增长4个百分点。消费需求稳定增长,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继续保持较高水平,预计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贡献份额50%,拉动GDP增长5个百分点。受外贸出口增速放缓和市场形势趋紧的影响,由净出口和净内销组成的净流出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继续下滑,预计净流出需求对经济增长贡献份额10%,拉动GDP增长1个百分点。
四、2009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工作
全市上下要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四届十一次全会的总体部署,围绕全年发展目标,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冷静判断当前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坚决执行国家各项宏观调控措施,认真把握,悉心应对,因势利导,强力扶持,不断优化政府服务,着力破解发展难题,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真转真变,进一步加快“一区四市”建设。
(一)密切关注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一是着力加强经济社会运行态势的跟踪监测和深度分析,针对苗头性、趋势性的主要矛盾和问题,进一步加大政府对经济运行调控的主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建立健全我市经济社会安全监测预警系统,制定全市经济和产业风险监控及应对预案。三是准确把握和积极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分类制定确保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具体工作方案。四是进一步加强产业、人口、投资、规划、土地、财税等各项政策的统筹协调,形成政策合力。五是认真做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计划执行情况的督办检查,充分发挥全市产业导向目录的调控引导作用。
(二)加快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进一步增强科学发展的能力
一是抓紧落实《深圳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实施方案》,加快制定落实自主创新33条政策的具体实施办法和操作规程,全面落实政府优先采购或者首购本市自主创新产品的政策。二是加大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源头创新能力。强力推进南方科技大学建设,组建深圳产业创新研究院,争取千万亿次“国家华南超级计算中心”和电子信息产品智能互联、数字音频、移动通信系统技术、平板显示等国家工程实验室落户深圳,全力推进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发展。三是全面推行节能减排生产模式,制定推广产业能耗指导标准,实施重大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出台《深圳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办法》、《深圳市单位GDP能耗考核体系实施方案》。四是出台《深圳市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实施方案》,重点推进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以及光明、龙华、大运、坪山四大新城的循环经济绿色城区规划建设。五是推进实施标准化战略,引导企业建立研发与标准化同步机制,加强计量质量检测、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三)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进一步增强产业发展后劲与实力
一是出台《深圳市现代产业体系总体规划(2008-2015)》和《深圳市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导向目录(2009年修订)》,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打造以“高端化、集群化、总部型、创新型”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产业体系。二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推进“一芯一片”(即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大尺寸平板显示)、通讯、半导体照明等高新技术产业项目以及下一代网络、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海洋经济等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三是巩固和提升先进制造业的基础地位和发展水平。推动比亚迪双模电动车量产扩大,加快精细化工、装备制造、精密机床、医疗器械、物流设备、模具等若干重大专项实施,加快微小卫星和航天测试设备等航天科技项目的引进和建设。四是强力推进高端服务业发展。加快推动四大金融产业基地和后海金融商务区建设。大力发展内贸集装箱运输,积极推进深圳机场与国内外各大机场尤其是香港、广州机场的战略合作。打造国家级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继续壮大会展、信息服务等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新兴的邮轮、游艇产业,重点推动外包业务发展。五是加快发展总部经济。对首批认定的综合型、职能型和成长型总部企业进行奖励资助,吸引、扶持和培育一批支柱产业总部企业,加快形成具有比较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的总部企业集群。六是大力发展以品牌化集约化为特征的优势传统产业。加大优势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力度,积极引导传统产业向加工与设计相结合转变,培育一批着名品牌和龙头企业。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和现代海洋渔业,推进城市林业发展,完成林相改造283公顷。七是加快推动加工贸易企业转型升级。继续探索完善“不停产原地转型”模式,建立加工贸易保证金台账担保专项资金,出台鼓励加工贸易企业扩大内销的政策。八是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全力推进高新园区、光明新区、大工业区和保税区及保税物流园区的发展建设,积极推进精细化工生态产业园、国家生物产业基地、航天科技产业基地、国家体育产业基地、九大传统产业集聚基地建设,加快旧工业区、旧商业区的改造升级。
(四)强力推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进一步加快重大项目建设
一是增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强化投资分工责任,建立高效的监督协调机制,强力推进政府投资项目、重大社会投资项目、四旧改造、保障性住房、已批未建地等领域的项目建设。二是进一步简化审批和核准备案程序,出台《深圳市社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暂行办法》;完成第三轮政府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出台《政府投资项目责任制》;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杠杆带动效应,以高强度的政府投资和高水平的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引导释放社会投资需求。三是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力促房地产投资恢复性增长;加快重大进口设备通关和免税等审批工作,保持更新改造投资较快增长的良好态势。四是加大征地拆迁和城中村改造工作力度。制定重大项目专项征地拆迁方案,规范补偿标准和程序,实现规划选址等提前介入,将具体征地拆迁工作进一步下放到区和街道。加快推进中心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重要功能片区内城中村的更新重建,有序推进轨道交通沿线城中村改造。五是贯彻落实《深圳市重大产业项目招商引资计划》,力争招商引资工作取得实质性突破。进一步健全部门主动协调工作机制,加强对固定资产投资的监督检查,坚持“半月一协调、一月一督办”制度。加强重大项目监管,出台《深圳市政府投资重大项目稽察办法》。
(五)努力扩大消费需求,进一步拓展国内外新兴市场
一是扩大基本消费需求。加大力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中低收入居民收入比重,加强市场供给和监管,努力消除一切不利于扩大消费的政策壁垒,刺激和提升居民的消费信心,引导消费预期。二是增加大宗消费需求。努力改善消费环境,增强住房、汽车等大宗消费的带动作用,研究制定刺激终端购房有效需求的政策措施,特别是鼓励首次购房和改善住房条件的二次购房。三是拓宽文化消费需求。大力引导、鼓励和推进以文化创意为内涵的影视娱乐、信息、旅游、体育等休闲服务消费,通过新型文化产品供给促进文化消费。四是积极开拓国外新兴市场。全面落实进一步鼓励外贸出口的有关政策措施,对企业开拓拉美、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予以大力倾斜,鼓励企业优化出口结构,提高我市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五是大力发展国内市场。适当增加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规模,专项用于鼓励企业参加市内主要产业会展和国内重点会展,推动我市企业和产品进一步提高国内市场占有率。
(六)全面加强金融风险监管,进一步推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一是建立和完善我市金融业监测和预警系统,全面加强对金融行业风险的监测和监管,密切关注金融业发展趋势,定期分析、研究、判断,实行半月专报制度,确保信息披露的准确规范。二是重点加强对出现亏损的证券公司、基金公司和保险机构资产质量以及银行业不良贷款的监控,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情况跟踪分析和股市监管力度。三是健全金融突发事件的风险防范和应急预案,加强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监管部门之间的工作协同,确保行业自身规范发展、安全运转。四是全力支持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尽可能为企业在债务重组、信贷安排等方面提供宽松的条件和政策,确保产业发展所需的资金支持。五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继续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推动设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培育和发展企业债券市场,推广集合型发债模式。构建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在深交所适时推出创业板,支持发展风险投资市场。
(七)加强重要物资储备供给,进一步提升能源资源保障水平
一是大力加强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产销合作,加快菜篮子建设,推进农产品基地、副食品加工基地、食品流通现代化等食品安全五大工程的建设。二是加紧修订《深圳市医药储备管理办法》和猪肉储备管理相关法规,加大对粮食、猪肉、医药用品等重要物资储备的检查和落实力度。三是大力推进西气东输二线深港支干线及大铲岛LNG调峰站、深圳迭福LNG接收站等气源项目和深圳滨海电厂、岭澳核电三期、抽水蓄能电站等电源项目以及国家成品油储备深圳油库等项目的规划建设。四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建成一批太阳能光热、光电建筑一体化示范工程,积极推广利用太阳能、浅层热能、生物质能、风能等可再生资源。五是强化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推进东江水源二期、北线供水调蓄、铁岗水库扩建、清林径水库调蓄等水资源工程项目建设。六是加强土地资源的调控管理,科学编制新增建设用地计划,特别是独立选址重点项目建设用地计划;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改造完成2.3万亩基本农田。
(八)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一是加快出台《深圳市贯彻落实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实施方案》和《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从整体上全面推进深圳新一轮改革开放。二是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按照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要求,进一步优化政府组织机构,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三是深化经济体制、社会事业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系,建立健全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四是统筹全市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促进宝安、龙岗两区公共服务和城市功能与特区内逐步接轨,促进特区外社会事业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五是全面加强深港合作,落实《落马洲河套地区综合研究合作协议书》等五项合作协议,继续推进双方在环境保护、科技、教育、文化、口岸通关等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合作。建立协作应急机制,携手应对金融危机。六是加强我市与河源市、汕尾市的对口合作,全面落实深圳对口支援甘肃省“三县一区”地震灾区的重建工作。
(九)优先发展社会事业,进一步完善人口管理体制
一是全面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推进深圳大学医学院、市信息学院新校区、市第五高中等项目建设,力争全年新增小学学位2万个、初中学位8000个、优质普高学位5000个。二是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竣工完成市第三人民医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大香港科技大学医学中心教学楼科研基地项目,加快建设市滨海医院、市人民医院外科大楼等项目,力争全年新增自有公共服务用房的社康中心80家。三是加快发展文化体育事业,重点推进大运中心、深圳湾体育中心、大学城体育中心、大运媒体中心等大运会场馆设施建设,开工建设市当代艺术馆和城市展览馆等文化项目,继续推进街道、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争全年新增公共图书馆藏书170.5万册。四是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厂、余泥渣土受纳场和公交场站、公厕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大力推进主要商业街区及城市主干道的街景整治。五是加强人口年度机械增长计划的指令性管理,力争全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4‰,实现社区生育文化中心全覆盖。六是健全人口规划、调控、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管理体系,出台《深圳市分区域人口增长计划》。七是加快实施居住证制度步伐,确保居住证覆盖全市绝大部分流动人口,构建统一的人口信息监测平台,加强流动人口“落地化”管理。
(十)不断增进民生福利,进一步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一是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政策,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力争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研究适度提高低保标准,对低保边缘群体实施分层分类救助,加强农民工工作,扩大社会保障范围。二是建立健全积极的就业政策体系,出台《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意见》及配套政策,力争本年度新增失业人员、新成长劳动力和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率均达到80%以上。三是力争实现社会医疗保险全覆盖,少儿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0万人。继续推进固本强基和社区建设,加强社会组织和社工队伍建设。四是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严格控制关键性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调整计划,确保市场价格总水平运行平稳。五是狠抓安全生产,认真抓好消防、交通、特种设备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隐患整治工作,加快推进清水河油气仓储区、东角头油气仓储区和其他危险品仓库的搬迁工作。六是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加强重要工业产品监督抽查,强化民生计量,做好农产品、生产加工食品、流通领域食品等方面的专项整治。七是开展整治重点区域和重点部位、清理整顿重点行业和特种行业等工作,进一步加强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和信访维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