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到既不遗漏失信,令有意失信者不会心存侥幸;也不夸张失信,让无辜者背负包袱。赋予商业机构记录个人诚信权后,商业征信机构本身的诚信标准、态度和水平,也应该受到相应的监督
他们提供观点
●郭田勇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
●王 尧 深圳新闻网总编辑
●李 萱 中智诚征信有限公司总经理
●李稻葵 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教授
●谌毅兵 知名时事评论员
●邱 寒 深圳前海征信中心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印发《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要求芝麻信用、腾讯征信等八家机构做好个人征信业务的准备工作,这意味着将开放个人征信市场。此次八家商业机构进入个人征信市场,预计将会带来大的变革。相对于央行征信服务,商业机构征信数据采集源更广,将会渗透群众生活细节,在给社会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引发了诸如如何保证客观公正和保护个人隐私的问题。
个人征信范围将大为扩展
过去,我国个人征信主要集中在信贷系统,对个人影响也主要体现在信贷业务方面。此次开放商业机构征信后,这种情况将随之改变,会渗透到个人生活细节中。商业机构征信的一个“亮点”就是个人征信数据采集从线下转移到线上,相对于线下,个人线上生活痕迹更容易被记录,大数据下将无所遁形。而在这八家机构中,分别有腾讯、阿里巴巴等与民众息息相关的大型互联网企业,这些互联网企业的业务更贴近民生,掌握了亿万网民生活细节的大数据。
不过,对于哪些数据将会被用于商业机构个人征信业务中,目前尚无官方确切的消息。有媒体猜测,像“滴滴打车爽约、淘宝差评记录、骗取保费时伪造个人信息”等,或都将成为个人征信报告中的“污点”。对此,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认为,凡是涉及到个人诚信问题的业务,都应该成为个人征信报告评分标准。
应该说,央行此次给个人征信加上互联网因素,把征信的范畴从信贷领域扩展到了社交等民众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将有助于建立健全覆盖全体成员的信用体系。深圳新闻网总编辑王尧表示,其实个人征信市场在国际上已经非常成熟,在互联网时代,个人征信更容易实现,他说:“引入阿里巴巴、腾讯等大型互联网企业,可以让中国个人征信更上一个台阶,是很大的进步。”